疾病百科

您的位置: 廣漢市人民醫(yī)院 疾病百科詳細

肝腎綜合征(肝腎綜合癥)

  • 掛號科室:
  • 發(fā)病部位:肝,腎
  • 傳染性:無傳染性
  • 傳播途徑:
  • 多發(fā)人群:原有肝病患者
  • 典型癥狀:氮質血癥 食欲不振 乏力 厭食 血壓低
  肝腎綜合征(hepatorenal syndrome,HRS)是嚴重肝病患者病程后期出現的以進行性少尿或無尿、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等為主要表現,但腎臟病理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的一種進行性、功能性的腎功能不全。
典型癥狀:氮質血癥 食欲不振 乏力 厭食 血壓低

一、癥狀

1.嚴重肝病表現

 HRS多由肝病進一步發(fā)展而來,如急性重型肝炎、肝腫瘤晚期。嚴重肝病的表現大多發(fā)生于肝硬化末期,所有患者有均腹水,通常有不同程度的門脈高壓、黃疸、低蛋白血癥。實驗室檢查顯示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異常,可有低鈉血癥,低血壓,嚴重時有肝性腦病存在。

2.多種誘因的表現

 HRS大多數都有不同的誘因,如強烈利尿、放腹水及消化道出血,病人可有輕度、中度血壓下降,一般沒有嚴重低血壓與休克。

3.腎功能受損表現

(1)患者一般無慢性腎病史,原先腎功能可完全正常,氮質血癥和少尿一般進展較緩慢,腎衰可于短期內出現,表現為進行性及嚴重的少尿或無尿及氮質血癥,并有低鈉血癥和低鉀血癥,嚴重無尿或少尿者亦可呈高鉀血癥,甚至可因高血鉀而致心臟驟停發(fā)生猝死;一般肝病先加重,然后出現腎衰,但也可同時出現,隨腎衰出現,肝損害日益加重。

(2)HRS時尿PH為酸性,尿蛋白陰性或微量。尿沉渣正?;蚩捎猩倭考t、白細胞,透明、顆粒管型或膽汁性腎小管細胞管型。腎小球濾過率及腎血漿流量明顯減少,尿鈉常<10mmol/L,尿滲透壓/血漿滲透壓>1.5,腎臟濃縮功能常維持正常,尿比重>1.020,血肌酐濃度輕度增高,尿肌酐/血肌酐>20。

4、肝腎綜合征的病程分為3期

(1)氮質血癥前期:

除有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臨床表現外,腎功能方面如肌酐清除率,對氨馬尿酸排泄率和水負荷排泄能力均已受損,血尿素氮一般尚正常,或有短時偏高,血肌酐正常,血鈉偏低。

(2)氮質血癥期:

一旦進入氮質血癥期,肝腎綜合征的所有癥狀變得明顯。

早期:平均3~7天,尿素氮中度升高,血肌酐尚正常,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、全身乏力、消瘦、嗜睡,常伴有難治性腹水,肝功能可有進行性惡化。

晚期:幾天內氮質血癥明顯加重,血尿素氮和肌酐進行性增高。并出現口渴、惡心、厭食、淡漠、嗜睡及撲翼樣震顫等肝性腦病的表現。有明顯低血鈉,可有高血鉀,少尿,每天尿量少于400ml,并逐天減少。尿比重正常或增高。

(3)氮質血癥終末期:

尿量明顯減少或無尿,深度昏迷及低血壓,最后多死于肝功能衰竭、消化道出血,感染及高血鉀等并發(fā)癥。

二、診斷

根據病因、病史及臨床及實驗室檢查,HRS的診斷一般不難。診斷的主要標準為:

1.慢性或急性肝病伴進行性肝功能衰竭和門靜脈高壓。

2.腎小球濾過率減低,血清肌酐水平>132.6&micro;mol/L或24h肌酐清除率<40ml/min。

3.無休克、進行性細菌感染和當前或最近使用腎毒性藥物的證據。無胃腸道丟失(反復嘔吐或劇烈腹瀉)或腎性體液丟失(外周水腫的腹水患者體重下降>500g/d,持續(xù)數天,外周水腫的患者體重減輕>100g/d。

4.在停用利尿劑和以1.5L等滲鹽水擴容后腎功能無持續(xù)性改善(血清肌酐下降至132.6&micro;mol/L以下,或肌酐清除率升至40ml/min以上)。

5.尿蛋白<500mg/dl和無尿路阻塞或腎實質病變的超聲檢查證據。

附加標準為:尿量<500ml/d;尿鈉<10mEq/L;尿滲透壓>血漿滲透壓;尿紅細胞數目高倍視野<50;血清鈉濃度<130mEq/L。

6.另外要學會區(qū)分不同的病癥,以確診肝腎綜合征。

(1)應確定是腎前性氮質血癥還是腎功能衰竭,兩者本質截然不同,但臨床表現很相似,需加以區(qū)別。

(2)要確定肝病腎功能衰竭的類型是急性腎小管壞死還是肝腎綜合征,兩者的處理方法截然不同。

(3)進一步明確肝腎綜合征是真性還是假性,引起假性肝腎綜合征的各種疾病均具有特有的病史和臨床表現,故不難診斷。但其中肝硬化與慢性腎實質疾病并存者較難與肝腎綜合征區(qū)別,應仔細鑒別。

解決了上述三點,則肝腎綜合征的診斷可以確立。肝腎綜合征與其他兩種病的鑒別。

一、發(fā)病原因

患者多有誘因存在,最常見的誘因是上消化道大出血、大量放腹水、利尿過度、外科手術后、感染、腹瀉、應激狀態(tài)等。

HRS常見于各種類型的失代償肝硬化(特別是肝炎后肝硬化、乙醇性肝硬化等),也可見于其他嚴重肝病,如暴發(fā)性肝功能衰竭、重癥病毒性肝炎、原發(fā)性和繼發(fā)性肝癌,妊娠脂肪肝等嚴重肝實質病變過程中。

但也有部分病人可在無明顯誘因下發(fā)生HRS。

二、發(fā)病機制

HRS的確切發(fā)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。一般認為主要是由于嚴重的肝功能障礙導致腎臟的血流動力學改變。表現為腎血管收縮和腎內分流,致使腎血流量(RBF)減少,腎小球濾過率(GFR)下降,從而引起腎功能衰竭。而造成HRS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的發(fā)病環(huán)節(jié)可能與有效循環(huán)血容量減少、內毒素血癥、血管活性物質及某些激素的失衡等因素有關。

1.全身血容量控制障礙

(1)HRS嚴重時,會導致有效血漿容量減少,通過神經體液系統(tǒng)反射性地引起腎內血管收縮和腎性水鈉潴留。如嚴重肝病時由于上消化道出血、大量放腹水、大量利尿及嚴重嘔吐、腹瀉中造成有效循環(huán)血容量急驟降低。

(2)在肝硬化時,容量控制的自穩(wěn)性異常,容量調節(jié)的肝腎反射也發(fā)生障礙,通過容量調節(jié)的反射機制,引起支配腎臟的交感神經興奮。醛固酮生成增多,腎小管水、鈉重吸收增加,加上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,造成嚴重的腎臟水、鈉潴留,導致HRS發(fā)生。

2.內毒素血癥

(1)內毒素血癥(endotoxemia,ETM)可能是嚴重的肝病患者發(fā)生HRS的重要因素。在肝硬化患者出現HRS時,血中及腹水中內毒素的陽性率非常高,而無HRS出現時,內毒素的檢測大都為陰性。內毒素可對人體引起發(fā)熱、血管舒縮障礙、血壓降低、補體激活、schwartzman反應,引起DIC,影響機體免疫功能等。

(2)嚴重肝病時由于腸道功能紊亂,腸道內細菌大量繁殖,產生大量內毒素,腸道對內毒素的吸收明顯增加。肝硬化時,由于患者的免疫狀態(tài)相對低下,肝網狀內皮系統(tǒng)功能降低,不能徹底滅活從胃腸道重吸收的內毒素。如合并感染時,此種狀況更加嚴重。

(3)內毒素具有明顯的腎臟毒性作用,可引起腎內血管的強烈收縮,腎內血液重新分布,腎皮質血流量減少,RBF及GFR降低,導致少尿和氮質血癥。

3.血管活性物質及激素失衡

(1)血管活性物質及某些激素的產生失衡,導致腎內血管收縮。這些物質主要包括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(tǒng)(RAAS)、前列腺素(PG)、激肽釋放酶-激肽系統(tǒng)(K-KS)、假性神經遞質、心房利鈉肽(心鈉素,ANP)等。

(2)此外,具有擴張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腸肽(VIP)可能與HRS的發(fā)病有關??估蚣に?ADH)升高也與HRS少尿的發(fā)生有一定關系。

4.其他因素

 有報道肝硬化時血中膽紅素升高可引起腎血管收縮。門脈高壓和腹水形成,可使腹腔內壓及腎靜脈壓力增高,可引起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下降。

肝腎綜合征預防

1、積極治療原發(fā)肝臟疾病,防止進一步發(fā)展成肝腎綜合征。

2、改善肝臟的損害,加強營養(yǎng)支持療法,禁止飲酒及應用對肝臟有害的藥物,適當應用保肝藥物。

3、在治療中要防止為達到某一目的而導致體循環(huán)血液動力學的紊亂。如利尿治療時要防止有效循環(huán)血容量的下降;腹腔穿刺放液時應注意擴容治療;發(fā)現電解質紊亂應及時給予糾正;一旦發(fā)現合并感染時,及早使用抗生素。

4、在肝硬化的治療中,應防止任何原因引起的有效血容量下降,糾正腎臟血液動力學的異常,這對于防止肝腎綜合征的發(fā)生,具有積極的意義。

肝腎綜合征檢查

1、實驗室檢查

(1)少尿

 這一表現常較嚴重,偶爾輕微。每天尿量<400~50ml(無尿)。

(2)低尿鈉

 在大多數患者中,尿鈉水平不到10mEq/L,尿幾乎無鈉的。

(3)低鈉血癥

 肝腎綜合征患者不能有效清除水負荷,特別是缺乏利尿治療給予水負荷時,低鈉血癥將逐漸加重。

(4)濾過Na

 排泄分數低于1%,即腎小管功能是正常的,可以重吸收Na 。

(5)尿pH值常呈酸性

除非在堿中毒患者。

(6)尿中可有微量蛋白存在

蛋白尿的出現并不提示腎損加劇。

(7)血肌酐濃度升高

 血肌酐濃度呈進行性升高,但很少達到高水平,在肌肉明顯消耗的患者,血肌酐是反應腎小球濾過率較差的一種檢測手段。隨著時間推移,血肌酐濃度進行性上升,患者常在血肌酐達到10mg/dl前死亡。

(8)酸堿失衡

 肝硬化伴腹水者最常見的是呼吸性堿中毒。有時為控制腹水而使用利尿劑,可導致低氯性堿中毒,嚴重的堿中毒持續(xù)進展,可損害腎臟氨分泌機制,使氨返回肝臟,誘發(fā)肝性腦病。

2.免疫熒光

 腎活檢標本免疫熒光檢查發(fā)現IgA伴和不伴補體沉積,IgA主要在腎小球系膜區(qū)沉積,特別是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。除IgA系膜沉積外,腎小球毛細血管壁也發(fā)現有抗體沉積。

3.超微結構

 少數超微結構檢查的研究報道顯示,肝硬化患者電鏡下腎臟異常改變有基底膜增厚、腎小球基質的增加,毛細血管基底膜和腎小球系膜均可見電子致密物沉積,主要在腎小球系膜區(qū)可見被清晰帶包繞的不規(guī)則黑色顆粒。

4.光鏡檢查.

光鏡改變主要是腎小球硬化、基底膜增厚、毛細血管壁增厚,偶有細胞增多,即肝硬化性腎小球硬化癥。腎小球光鏡改變是多變的,包括腎小球系膜增生、膜性腎小球腎炎、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、彌漫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和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,病變程度從無到硬化性改變。

肝腎綜合征鑒別

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,肝腎綜合征的診斷一般并不困難,但需與腎前性氮質血癥、急性腎小管壞死、肝病合并慢性腎炎、肝腎同時受累的疾病相鑒。

1.腎前性氮質血癥

(1)常有誘因,如心力衰竭和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漿容量降低等。

(2)由于腎血容量灌注不足,可表現為少尿、尿濃縮、比重較高,但尿素氮增高一般較輕,強心藥或擴容治療有明顯療效。

(3)肝腎綜合征者多有肝病的臨床表現和特點,對擴容治療效果不顯著。

2.急性腎小管壞死

(1)正常腎小管功能表現為:對水和鈉的重吸收,因此尿鈉含量低和尿濃縮;尿溶菌酶的回吸收作用。

(2)正常時尿溶菌酶在近端腎小管幾乎全部被重吸收,因此尿溶菌酶試驗陰性。急性腎小管壞死時,尿比重低,固定于1.010~1.015,尿鈉濃度高,一般為40~60mmol/L,尿溶菌酶試驗陽性,尿常規(guī)檢查有明顯的蛋白及管型等。

(3)肝腎綜合征者,少尿伴有尿比重高,而尿鈉反低,有助于二者的鑒別。

3.肝病合并慢性腎炎

慢性腎炎既往有浮腫、高血壓等病史,氮質血癥病程長,尿常規(guī)有蛋白、管型及紅細胞,尿比重高而固定,尿鈉顯著增高。這些特點與肝腎綜合征有明顯差別。

4.肝腎同時受累的疾病

有些疾病可引起肝腎兩個臟器同時受損,有學者稱之為假性肝腎綜合征,以便與真性肝腎綜合征相區(qū)別。這些疾病包括:

(1)全身性疾?。?/p>

①結締組織?。合到y(tǒng)性紅斑狼瘡、結節(jié)性動脈周圍炎。

②代謝性疾?。旱矸蹣幼冃浴?/p>

③感染性疾?。杭毙曰蚵圆《拘愿窝?、膿毒敗血癥、鉤端螺旋體病、黃熱病。

④其他:休克、妊娠毒血癥、阻塞性黃疸、結節(jié)病。

(2)中毒 如四氯化碳、毒蕈、甲氧氟烷(Methoxyflurane)、四環(huán)素、鏈霉素、磺胺類、硫酸銅、鉻等引起的中毒性肝炎。

(3)遺傳性疾病 如多囊病、先天性肝纖維化、鐮形細胞病。

(4)腫瘤 轉移性肝、腎及腎上腺腫瘤。

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特點,臨床上只要稍作分析,是不難和肝腎綜合征相鑒別。

肝腎綜合征飲食

1、五味杜仲燉羊腎湯

用料:羊腎2個,杜仲15克,五味子6克。

做法:羊腎切開去脂膜,冼凈切片。杜仲、五味子分別洗凈。將以上用料一齊放入燉盅內,加開水適量,用文火燉1小時,調味食用。

2、山藥扁豆芡實湯

用料:干山藥25克,扁豆15克,芡實25克,蓮子20克,白糖少許。

做法:將以上4味共入鍋中,加水適量,燉熟后,調入白糖即成。每日1劑,連用5劑為1個療程。

3、冬瓜腰片湯

用料:冬瓜250克,豬腰1副,薏米9克,黃芪9克,懷山藥9克,香菇5個,雞湯10杯。

做法:將用料洗凈,冬瓜削皮去瓤,切成塊狀,香菇去蒂。豬腰對切兩半,除去白色部分,再切成片,洗凈后用熱水燙過。雞湯倒入鍋中加熱,先放姜蔥,再放薏米、黃芪和冬瓜,以中火煮40分鐘,再放入豬腰、香菇和懷山藥,煮熟后慢火再煮片刻,調味即可。

適宜食物:清淡易消化食物,新鮮蔬菜和適量水果,適當飲水,進食的高蛋白(如瘦肉類、牛奶、雞蛋等)應控制量,冬瓜、西瓜、葫蘆能利尿, 赤豆湯、黑豆湯、綠豆湯、放糖喝,清熱利尿。蜂蜜、香蕉、生梨、蘿卜、胡桃肉、黑芝麻、能潤腸通便,這些食物都可以配合藥物,經常使用。

不適宜食物:忌食用酒及辛辣性食物,少食油膩及含動物蛋白多的葷腥食物(如肥肉、蝦、蟹等),忌食豆類及其制品(如豆腐、豆芽、豆粉等) 。

消化道出血
鄭重提醒: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(yī)院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!
国产99re视频在线观看,亚洲日本香蕉视频,亚洲天码中字一区,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最新